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青果巷(今82号)八桂堂花园天香楼二楼。
父亲瞿世玮擅长绘画、剑术、医道,生性恬淡,不治家业,借居叔父家中,经济上依赖在浙江做知县的瞿世琥的接济。祖上是宜兴望族。
1904年入私塾启蒙念书,1905年转入冠英小学。曾有一篇作文,先生给了满分,拿给校长看,因字写得好,又加了五分。
清宣统元年(1909年)春天,考入常州府中学堂(现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预科。受校长屠元博革命思想影响。
辛亥革命后,伯父瞿世琥弃官闲居杭州,停止对瞿世玮一家资助。瞿秋白家陷入经济困境,搬到城西庙沿汀瞿氏宗祠居住,靠典当、借债过活。
1916年正月初五,母亲金璇仰药自尽,一家人划分投亲靠友,瞿秋白先在杨氏小学教书。
1920年8月,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
1921年7月6日,在安德莱厅见到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交谈。1921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四周年,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加入工人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列宁,并聆听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作为其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中国班单独编一班,学生有刘少奇、罗亦农、彭述之、任弼时、柯庆施、王一飞、肖劲光等,瞿秋白讲授俄文、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并担当政治理论课翻译。1921年5月张太雷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转为正式党员。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底,陈独秀代表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瞿秋白担当翻译。
1922年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是情。1923年1月13日到北京。
1923年2月,部分翻译《论列宁主义基础》,翻译斯大林著作《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列宁主义概述》部分,4月22日在《新青年》第1号宣布。在此之前,瞿秋白还撰写了介绍列宁、共产国际纲要与战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方面的文章。
1923年底,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草案的起草。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帮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政策。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上中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奔忙上海与广州之间,卖力处理两党相助问题。
1924年7月,凭据孙中山建议,国民党中央设立政治委员会,孙中山任主席,瞿秋白递补为委员。这一时期,瞿秋白同时还以中央候补执行委员身份加入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的指导事情。同时还担当上海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事情。